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急用是什么意思_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的意思是啥?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语出《孟子?尽心下》,上下文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比如我看《武成》一文,对其的内容,只取信二三策罢了。仁者在天下是无敌的,仁慈像周武王那样的人,去讨伐最不仁慈的商纣王,怎么会造成血流漂杵呢?”
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不会使血流成河。所以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此句的原意是孟子为了支持、弘扬自己“仁政”的政治思想,对历史典籍进行的选择性相信。后来,却成为我们读书时需要保持怀疑精神的提醒,给那些死读书者、读死书者敲响了警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 也?”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③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
读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终于有人说了:“不唯书,不唯上。”
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 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 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更何况,我们今天出版业大展。日出一书的出版社已不 在少数,书籍汗牛充栋,其负面效应是“无错不成书”,这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呼吁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精神就显得尤其必要。不然的话,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的意思是啥?
尽信书,不如无书 (jìn xìn shū , bù rú wú shū) 单字注释:尽,完全。信,迷信。书,《尚书》。 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引申义: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武成》是《尚书》里的一篇,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景象,说到当时死的人太多,流的血把杵都漂起来了。 孟子认为这是不足信的,才说,如果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现在这句话泛指不要拘泥于书本的记载。
解释: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摘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翻译:孟子说:“一昧地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不过取其中的二三个道理罢了。能爱民的人无敌于天下,以最爱民的政策征伐最不爱民的,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武器呢?”
作品简介及赏析《尽心章句下》选自《孟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作品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