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贫贱夫妻百事哀”下一句是什么?

2.如何理解“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3.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下一句

4.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意思

5.百事哀的意思是什么?

6.诚知此恨有,下一句是什么。?

诚知此恨人人有_诚知此恨有全诗

元稹,著名情诗王子之一。他的情诗中,写给亡妻的悼亡诗尤其情真意切,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题主提到的这两句诗同样也是悼亡诗,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妻子韦从

公元802年,一介书生元稹攀上了高枝,迎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从。韦从虽出身名门,但心甘情愿嫁给元稹过穷日子。可惜好景不长,结婚7年后,韦从病故。大约2年后,元稹思念亡妻,含泪写下三首悼亡诗,这是其中第二首。

原诗解读

当年“我们”开玩笑,谈及种种死去的情景,不幸言中,今天都成为残酷的现实。因为害怕睹物思人,你穿过的衣服,“我”都送给了别人,基本上看不到了;你缝补衣服用过的针线“我”还保持着,但是一直不敢打开,生怕又悲痛难忍。

因为对你的爱,“我”对侍奉过你的婢女、仆役也有深情的怜爱。常常梦到你,梦醒后便给你少一些纸钱。“我”也知道生死离别是在所难免,但是想到你以前陪“我”度过的那些穷苦日子,就会十分悲伤。

赏析

从诗句来看,满满的情真意切。玩笑不幸变成现实,送掉了衣服又还保留针线,复杂的心情刻画得细腻而深刻。爱屋吉屋,因爱亡妻而怜爱下人。现在日子好过了,但是亡妻没能一起享受,想弥补她却终究不能如愿,只能送上一些纸钱。

题主问题所涉及的尾联,我们重点看看。“诚知此恨有”,一声叹息,写尽了元稹对亡妻深深的愧疚和遗憾:对他的亏欠永远无法弥补,尤其是作为多年的贫贱夫妻,妻子下嫁,没过上好日子就匆匆离去。元稹把夫妻之间的遗憾扩展到贫贱夫妻的悲哀,内涵得到提升,有意无意之间提醒了世间的贫贱夫妻要珍惜对方,珍惜现在。

扩展:诗中的痴情男,却言行不一

从全诗看,元稹真是个痴情种,妻子去世两年了还是思念不已。然而,大家可能想不到,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续娶了一位叫安仙宾的女子,而在安仙宾之前,他还跟才女薛涛搅到一块,最后抛弃薛涛娶了安仙宾。

更狗血的是,妻子去世不久,他写下“取次花丛懒回顾”(看到别的女子,我都没心思看),然而他主动搭上薛涛的时候离妻子去世仅有半年,不得不说,元稹对妻子仅仅是愧疚而已,他对妻子的爱并没有诗中体现的那么浓烈,那么真挚。

“贫贫贱夫妻百事哀”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选C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A项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B出自唐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如何理解“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没有下一句。

出自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原文为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谁不知夫妻永诀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思想主题:

第首诗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描写亡妻身后日常生活中引发哀思的几件事。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

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百度百科-遣悲怀三首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下一句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中的第2首,原诗是这么写的: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在这首诗中,元稹细致刻画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看到韦丛留下的物品,以及她曾经的婢仆,都不免联想到她。自己现在仕途顺畅、生活优渥,可是那个曾跟他同甘共苦的人儿却不在了,所以最后他感慨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恨”是何恨?这里说的是夫妻的“死别”,都避免不了,总有一人会先离开。

“贫贱夫妻百事哀”承接上句而来,指贫贱时夫妻相濡以沫,到现在生活中还处处都有亡妻的影子,好像什么事物都能联想到她,心中充满无尽的悲哀。

这才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真正含义。

富贵人家的夫妻,没有相濡以沫过,没有一起砍过柴,一起喂过猪,一起下过厨房……他们是不能理解什么叫“贫贱夫妻百事哀”的。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意思

这句诗没有下一句话。

原诗: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

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我仍念旧情更加怜爱你的婢仆;也曾因梦见你并为你送去钱财。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都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

出处: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扩展资料:

这首诗细致描写妻子过世后诗人的生活与心境。夫妻二人曾说过身后安排的玩笑话,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眼前。作者(按照妻子的安排)将妻子的旧衣物施舍给他人,针线盒却依然珍存,不忍打开。

因为思念着妻子,共同生活时在身边的婢仆也仿佛成为了与亡妻有关的人,让诗人看到便心生痛惜,多次梦见妻子时便为她焚烧纸钱,盼她在那边不要再过贫苦的日子。

尾联升华全诗,诗人表示深深知道夫妻永别的哀痛都会有,可像自己与亡妻这样共同走过贫苦生活的夫妻,感情本就更加深厚,在永别后回忆起任何事情都只会更加悲伤与哀痛。

百事哀的意思是什么?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是:虽然我知道这种遗憾和痛苦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但是对于曾经共同经历过贫贱生活的夫妻来说,他们所经历的百事都令人感到悲哀。

诚知此恨有中的此恨指的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别离和遗憾。元稹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这种痛苦和遗憾的理解和接受,他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但是,对于他和妻子曾经共同经历的贫贱生活,他所经历的百事都让他感到悲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中的贫贱夫妻指的是元稹和妻子在贫困时期的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磨难。这些经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也让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但是,当妻子去世后,元稹感到百事都令人感到悲哀。

在这句话中,百事哀表达了元稹对于妻子去世后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感到悲哀和痛苦。他无法摆脱妻子去世所带来的悲痛和失落,这种痛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背景:

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的背景是唐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元稹个人的生活经历。在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在这个时期,贫贱夫妻的生活更是艰难,他们往往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元稹和他的妻子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

元稹自幼家境贫寒,曾经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他和妻子共同经历了贫困的生活,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困苦,还要面对社会的冷漠和歧视。

元稹的妻子是一个贤惠、聪明的女性,她一直陪伴着元稹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然而,长期的贫困和艰苦生活最终导致了她的早逝。这给元稹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失落,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受。

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元稹已经失去了妻子,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苦难和悲哀。他通过表达对于人生中别离和遗憾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于曾经共同经历贫贱生活的夫妻所经历的百事的悲哀之情,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诚知此恨有,下一句是什么。?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悼念亡妻。原句是“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诚知死别之恨是世间都有的;但回想起咱们夫妻当初在贫贱的日子里同甘共苦,更觉哀痛。

显然,元稹并不是在感叹贫贱夫妻的日子很难过,因此感觉事事如意和悲哀。元稹自幼丧父,家庭贫困,发愤读书,成功考取了功名;但他发达富贵后,仍然不忘糟糠之妻,伉俪情深。只可惜妻子早早逝去,元稹一想起当初妻子陪自己吃了那么多苦,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美好生活,就撒手人寰。因此他感觉万分痛惜,这才发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悲叹。

没有下一句。

出自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原文为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译文:

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谁不知夫妻永诀都会伤怀,想起许多往事令人极度地伤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思想主题:

第首诗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描写亡妻身后日常生活中引发哀思的几件事。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

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百度百科-遣悲怀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