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2.求节日对于民族有何关系的名言(急)

3.社区活动方案

4.喜欢读红楼梦的来说说,贾政是个怎样的文学形象?

5.精选社区活动方案集锦7篇

6.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7.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你了解的有哪些呢?

猜灯谜对幼儿的内容取向有哪些_儿童猜灯谜活动方案

篇一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用上网调查、个别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

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篇二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xx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xx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xx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xx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篇三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xx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xx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xx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xx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1.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2.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9.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0.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1.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2.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3.“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4.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5.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 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天津的特色传统节日习俗大全都有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

1、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介绍: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天津的年俗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阖家欢乐”,其社会意义是保证宗法社会下父系家庭的团圆。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许多天津人在这天喝腊八粥并用醋泡大蒜,从而为正月准备腊八蒜和腊八醋。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天津的年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天津天后宫为中心的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古文化街一带。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介绍:正月十五上元节,天津人称其为“灯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除了吃汤元外,还要供奉给神仙和佛祖面制的刺猬和老鼠,灯节前后,天津城内各商铺从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张灯五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天津家庭和全国各地风俗普遍相同以吃元宵为主。正月二十五在天津为填仓节,谚语“填仓填仓,干饭鱼汤”,体现了这一天天津人民吃米饭熬鱼的习俗。正月二十四晚上,天津农村的各家各户还要在自家的院内或屋内的地上用画出小囤和小,在他们上面放粮食和铜钱,寓意来年物丰粮丰。

3、龙抬头

时间:农历二月初二

介绍:在京津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二月二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通常还要念吟唱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4、端午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介绍:近十多年以来,天津每年都有专业部门组织划龙舟比赛,显然引进了江南的民间民俗,更增加了节日的浓重气氛,参赛的各单位男女选手不亚于江南选手。浓重的江南装束,锣鼓喧天的热烈的场面,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泽国。端午节过后,人们将门上及房前屋后插上的艾统统取下,老太太们将干燥的艾装在布袋放在院落中,稍喷洒一点水分就能飘出浓重的芳香气味,驱走蚊虫迎来安睡的夜晚。暑天蚊虫叮咬后,用艾叶、蟾蜍、冰片、食用老醋浸泡过的溶液一抹就好,十分灵验。受冷着凉肩酸背痛切鲜姜片置于患处,再用干艾叶捏成锥体型小块放在姜片上点燃,祛病除疼绝妙极了。

5、腊八节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八

介绍:在“腊八”这一天,各佛寺都做法会,并用米、豆、果实熬粥供佛,叫做“佛粥”,同时也向穷人舍粥。早年天津寺庙极多,善男信女,富贾士绅,每年舍粥之风极盛。一些慈善团体、商户、理门、公所、大户人家多在这一天大量熬粥施舍穷人,叫做“结缘粥”。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曲,京津俗谚“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了就意味着进入春节阶段。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食品腊八粥

6、方特花灯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地址:方特

介绍:届时,整个园区将变身为一片灯光海洋,为游客带来一场绝佳的视觉盛宴。花灯节期间,游客在天津方特不仅可以欣赏到众多别具创意的大型花灯,还可以在园区参与丰富多彩的新春特别活动。新春庙会、猜灯谜、红包墙等活动,将为游客带来极富年味的欢乐体验,度过喜气满满,福气多多的新年。天津方特新春庙会汇集上百种美食,满足各地游客的味蕾;猜灯谜游戏妙趣横生,全家齐上阵开动脑筋;红包墙内暗藏超多大奖,让游客们惊喜不断。同时,天津方特精心准备的年味演艺也不容错过。佤族同胞用热情似火的舞蹈欢度新春,还有“各路神仙”巡游送祝福,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7、太平花鼓会

时间:农历二月十九

地址:西沽的庙会

介绍:相传最早出现于清咸丰年间,由凤阳人传到西沽,所以沾了“凤阳花鼓”的名儿。行会时由8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依据水浒故事表演,台上4人为一班,轮流托唱,调子以凤阳花鼓调或昆曲为主,有时也唱新编的曲词,词意新奇有趣;台后是伴奏的二锣、三锣、笛师和保护少年会众的武会众;行会时的四对乐器分别为霸王鞭、小太平鼓、小锣和花鼓。

8、皇会

时间:农历三月二十三

地址:古文化街

介绍:为纪念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活动,由来以久,后因清康熙帝亲临天津欣赏天后宫花会,并钦赐了会旗,此后遂改名为“皇会”。由于天津地处海边,世代多有靠海吃饭的人家,而航海又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在命运叵测的海上,人们只得祈求神灵的保佑。天后娘娘即南方所称的“妈祖”,是海神,在天津香火很盛,并多有祭祀的花会活动。每到传说中的天后娘娘诞辰日,在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这些地方到处都有法鼓、狮子、中幡、花鼓等各种表演,有时会通宵达旦。

9、欢乐谷奇幻灯光节

时间:每年1月至3月

地址:欢乐谷

介绍:欢乐谷以“闻名中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花灯”为核心,在传承中华古老艺术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流行的时尚文化元素,不断创想创新,融入流行元素和互动体验。这是天津老传统的相聚会,天津欢乐谷特邀百余名自贡花灯匠人,纯手工精雕细琢,应用16种缤纷绚丽的色彩打造百余组花灯,共约8000万盏灯,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科技与互动相融入,打造集工艺、造型、色彩、互动、规模于一体的奇幻灯光节,呈现一场灯景交融、层次分明的灯光盛宴。

10、天津月季花节

时间:每年5月

地址:天津市

介绍:天津月季花节创办于年,天津市当年将月季花定为市花,月季花的种植和栽培在天津得到了很展,每年5月月季花盛开的季节,观花、赏花便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如今,已经演变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旅游节。

11、天津啤酒节

时间:每年7月

地址:南市食品街或水上公园

介绍:天津啤酒节于每年7月举办,场地一般在南市食品街或水上公园,届时会有多家知名啤酒企业到会参展。节日期间,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新颖别致的开幕式、传统的饮酒比赛、啤酒展卖、大抽奖、群众摄影大赛、书法笔会,还有现代歌舞、摇滚、曲艺、啤酒菜肴大赛,以及啤酒文化研讨会和各种形式的啤酒商贸交易等。

12、金秋旅游休闲购物节

时间:每年10月

地址:天津市

介绍:节日期间促销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各商业街(中心)、各大零售商场、连锁超市将充分利用商业街、商业中心区、旅游网点,组织开展工商联手、农商联手、商商联手和商旅结合、商文结合等主题鲜明的促销、展示和宣传活动。其中,和平区、旅游局及金街服务公司将在和平路金街开展旅游项目推介、手机节、服装服饰、婚纱摄影展示、中秋月饼展销等活动;河西、河东、塘沽将利用各自的商业街大力营造节日气氛,开展各类文娱促销活动;南开区则利用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等旅游商贸中心,为国内外游客旅游、购物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质优的服务。

13、热带风情旅游节

地址:天津市

介绍:游客可观赏和参与三道茶、抢亲,竹竿舞等少数民族民族歌舞特技风俗表演,观看玛雅时期的瓷器、石器、壁画。赶峰山旅游庙会,可以了解民族医药文化;参观华北最大的鸵鸟园,欣赏民族歌舞、民俗花会,住农家院体验特色民俗。到辛口镇第六埠村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可以参与摘、了解名特优新蔬菜种植,波尔山羊繁殖,与当地农民下田劳作,领略田园风光。

求节日对于民族有何关系的名言(急)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1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得一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着无形的危机。近年来,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节日产生巨大的冲击。以物质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人较为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这些因素让人们对春节的传统的风俗民情,深层的春节文化逐渐淡忘。虽然春节依旧在,但春节伟大文化遗产的不断流失,拯救春节传统习俗文化已是迫在眉睫。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间文化竞争的愈演愈烈,我们更应该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活动主题: 文化传承,从我做起

 三、活动要求

 1、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每位同学应积极参加写春联、剪纸、画年画、猜灯谜、唱传统民谣等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感受节日喜庆,体验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其中蕴涵的文化理念。以下三项,每位同学可任选其中两项完成,并于开学时上交。

 (1)书写春联书法作品一幅,可用传统样式(红条对联纸)以毛笔书写,也可用A4纸以硬笔书写,统一在左下方写明班别、姓名。禁止请人代笔或购买作品上交。

 (2)拍摄春节场景照片一幅,照片须冲印后贴到A4纸上,并在下方注明场景说明及感悟、班级姓名。拍摄内容可以是家乡节日场景、活动现场、家人团聚情景、筹备节日过程、城市或街道节日场景等等,题材不限,但必须有节日特色,禁止下载、抄袭他人作品。

 2、学生作品上交后由班主任收集,挑选优秀作品上交年级,由年级美术备课组老师集中挑选上送学校统一展出并评奖。获奖者将颁发奖品及荣誉证书,优秀作品将在校刊或校报上刊登。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2

 一、活动目的:

 春节,家家户户都有张贴春联的习俗,红红火火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为了喜迎虎年的来临,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20xx年2月7日(阴历腊月二十四),川汇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将举行春联赠送活动——“笔墨迎春——献爱心,送春联”。人逢盛世精神爽,年根岁末送春联,为市民义务写春联,来送出我们真情的祝福。

 二、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川汇

 三、活动口号: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

 四、活动内容:

 献爱心,送春联

 五、活动地点:

 人民商场

 六、活动步骤:

 第一: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准备纸张笔墨

 第二: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筹备小组招募统计所有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并交代注意事项(每个参加者务必准时集合不得迟到)

 第三: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活动节目的人员开展活动。

 七、注意事项:

 1、准时到达目的地,路上注意安全。

 2、志愿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八、人员分工:

 负责人:邢永喜(全面协调)

 游富华(书写人员的招募)

 胡光(信息发布)

 李佳(协调工作)

 樊葩菡(影像资料留存及宣传)

 苑昆鹏(志愿者组织及后勤服务)

 本次志愿者招募对象:

 1、有书法写作特长的志愿者

 2、愿意参与的志愿者(均可参加)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3

 20xx年春节将至,为增添节日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增进同事间的友谊,确保全所职工过上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工会准备组织全所职工及其家属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场地:

 xx县师范附小操场

 三、参加人员:

 全所职工及其家属

 四、活动内容和具体安排:

 (一)投篮活动

 选定半块场,男士以罚球线为准,女士以罚球线前一米的距离为准进行投篮,每人投篮次数5次,每投中一次获得一张奖券。

 (二)家庭接力往返跑

 画出50米长的平行跑道,以每个职工家庭为单位派出一男一女作为一组,每次6组选手参加,每一组的男士站在50米跑道的起始端,女士站在50米跑道的终端,进行接力往返跑。每组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并分别发给三张、两张、一张奖券。

 (三)慰问退休、困难职工

 为体现集体温暖,切实关心退休、困难职工的家庭生活,行政、支部、工会领导将一同慰问退休、困难职工,与他们座谈、交流,了解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他们送去节日礼品。

 (四)集体晚宴

 单位领导、职工及其家属将一起共进晚宴,在欢声笑语同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共同迎接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五、经费预算:

 3万元

 六、活动要求:

 1、办公室做好活动场地联系、活动器材准备、安排裁判人员。

 2、全所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加。

 3、活动以为主,不能在活动中发生任何不愉快。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4

 一、晚会基调: 喜庆、祥和、热烈。

 二、晚会地点: 教室

 三、晚会时间: 根据学校安排确定

 四、晚会思路:

 1、晚会反映我班半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鼓舞同学们的士气,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2、继承和发扬我班好的思想、好的做法,携手打造亲情班级、和谐班级、文明班级。

 五、晚会节目要求

 1、歌曲类:

 (1)能够反映祖国发展,弘扬主旋律的歌曲(民族,美声类);

 (2)青春、阳光、健康、向上,能够反映同学们们充满活力,反映教师无私奉献的歌曲;

 (3)与以上主题相关的原创歌曲。

 2、舞蹈类:

 (1)、积极向上、寓意深刻的艺术性舞蹈;

 (2)、具有校园时代气息的创意性舞蹈。

 (3)、喜闻乐见的街舞、现代舞、健美操、武术等;

 (4)、相关歌曲的伴舞。

 3、曲艺(语言)类:

 (1)、喜庆、热闹反映校园生活的的相声、小品;

 (2)、经典的传统曲艺类节目;

 (3)、其它类型的曲艺节目。

 4、其他节目

 六、节目来源:

 全体同学必须全部并积极参与表演节目的上报,每位同学必须保证有一个节目,如实在没有节目,须参加合唱类节目,合唱要求自己找好合作伙伴,合唱人员不得超过五人。

 七、晚会参报节目要求:

 能够围绕晚会主题,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节目新颖,有创意,紧凑、连贯,能够将节目完整、艺术性地展示给现场观众。

 八、节目报名时间及要求:

 时间:12月30日一天时间。

 要求:节目报名时间任何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因意见不统一而影响班级纪律。除宿管部人员。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5

 设计意图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孩子们都有过大年的快乐体验。《春节歌谣》风趣地将过年的一些民俗习惯融入儿歌,通过活动,孩子们将更进一步地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同时更能激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的内容,尝试朗诵并表演这首儿歌。

 2、体验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欣赏过故事“年的传说”。

 2、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

 活动过程

 一、听辩声音,激发兴趣:

 价值取向:由鞭炮声引发幼儿的回忆和联想,进而进入准春节的主题。

 提问:

 1、(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

 2、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小结:春节又叫中国年,是我国最大最热闹的民间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最开心的日子,有一首儿歌都是这样说的:“春天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二、看看、讲讲、演演,理解内容:

 价值取向:在边猜边看边说的游戏形式中,幼儿愉快地理解并朗诵儿歌,避免简单枯燥。

 提问

 1、引导幼儿猜测:“还会有哪些朋友兴高烈得迎接春节呢?”(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小动物角色,配上儿歌。

 2、“刚才有哪些小动物在迎接春节?”“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

 小结:(教师帮助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恭喜恭喜春节好!

 3、集体朗诵儿歌。

 三、共同表演儿歌: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6

 一、活动意义

 1、增加公司全体员工的凝聚力,丰富企业文化生活

 2、表达企业对员工节日的关怀与问候

 3、为员工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二、活动名称

 展望未来,团结奋进!

 三、参加人员

 全体员工(37人)

 四、时间

 20xx年2月中旬

 五、地点

 待定

 六、具体活动内容

 1、全体员工在规定时间由公司统一安排到达活动地点

 2、整个活动时间为6个小时

 (1)有1—2小时的联欢活动时间,开始有20分钟左右总经理讲话,并宣布联欢开始

 (2)联欢后聚餐正式开始,预计2—3小时的用餐时间(在19点结束)

 3、活动结束后由公司安排路远的员工回家

 4、用DV拍下此次活动的精彩场面

 5、在联欢期间活动现场由主持人讲明活动规则(主持人待定)

 6、活动结束后由公司安排路远员工回家

 七、奖品

 1、通过有奖游戏的方式会产生若干获胜奖、参与奖,从而促进晚会的性和参与性

 2、活动过后会没有得到奖品的员工相应得会有“纪念奖”

 3、最后,会有总经理通过抽签的形式产生一个“大奖”

 八、费用预算

 1、餐费初步预算为2900元

 2、奖品费用为1000元

 3、车费100元

 4、全部活动的费用支出约为4000元

 九、可能出现的意外

 1、员工出席(如有极特殊情况不能参与本次活动)

 2、活动场地出现意外或紧急情况取消活动

 3、活动结束后员工回家问题

 十、活动的具体人员安排(待定)

 活动安排暂定于此,有很多不够详尽的地方,望能给予建议,从而使此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春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7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营造过年气氛,为全体师生送去新春祝福,我校决定拍摄20XX年春节“新年心语”大拜年,并于20XX年春节期间在我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现制定拍摄方案如下:

 一、展示内容

 丰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展示我校师生积极向上、重拾自信的良好精神风貌,营造温馨、快乐、祥和的过年氛围。

 二、展示特色

 新年寄语,新春祝福,美好愿景

 三、拍摄对象

 1、学校领导

 2、学部、处室教职工

 3、学生

 四、时长

 8至10分钟

 五、拍摄时间、地点

 拍摄时间:1月22日—1月29日

 推荐地点:学校中心广场,唐风园,党员活动室,教学楼前,办公楼前,唐塔前,学校大门口,升旗台前,运动场看台等。

 六、拍摄要求

 1、各学部确定班级两个、教师和学生代表各一名,并组织全体教学人员参加拍摄,各处室组织本处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拍摄。

 2、各部门提前熟悉拟定好的新年贺岁口号、祝福语,准备拍摄所需道具。

 3、参与拍摄人员着装尽量整齐统一,颜色鲜艳,各班学生统一着同一款式校服。拍摄时请提前组织排好队列队形。

 4、各部门确定好拍摄地点、师生代表以及拍摄组织人后请及时报学校办公室屈波同志。

 5、各部门负责领导要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提前安排,精心准备,将此次活动作为展示师生积极向上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契机。

 七、组织机构

 总策划:xxx

 策划:xxx

 执行策划:xxx

 编导:xxx

 摄像、制作:xxx

 监制:xxx

 助理:xxx

社区活动方案

传统节日与民族的文化认同

仲富兰

近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在媒体上形成了热门话题。继去年亚洲某国家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为传统节日呼吁之后,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和日。有不少民俗学者近日还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他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还是各家各户乃至全民族都喜欢参与的节日,能发挥涵养中华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的作用。还有人认为要建立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做支撑,过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也有不少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明显的农耕时代特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和劳累,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是温馨浪漫,是彻底放松,是过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个性。但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正好相反,旅途的劳累和社交的应酬,老套的习俗和势利的攀比,经常使人的个性淹没在世俗的共性之中,将人搞得疲惫不堪,毫无乐趣可言。衰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值此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和传统节日必然衰落的议论声,笔者无意加入这两种意见的争论,只是想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向学者通人请教。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历史上政治、文化、宗教、特别是经济等诸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尽管各个节日产生的背景各异,但一般而言,一经产生,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一种节日风俗的产生,与民族心理特征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年年相袭、代代相传。以过春节而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具体内容,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看到了十分完备的古代历法纪年。与古老的天文、历法、节气、物候知识组成一个硕大的复合系统。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回望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太阳与月亮的运行有关。历史上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过节的最基本的约定俗成标记。望日月圆,是一个月的十五。古代秦汉时期的方士、道家测算月历时,另有“三元”之说,认为“天官”之神主管“赐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于是古代约定每一年的第一个望日为“上元节”,大庆大祭,发展成为“元宵节”。又认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为“中元”,古代约定为“中元节”,家家举行祖先大祭,成为大节。又认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灾,生日在十月十五,是为“下元”,古代约定为“下元节”,也曾发展为节日。 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天上的一轮满月,可以使壮夫垂泪;每年的新春佳节,天涯海角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符号代码。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是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要有节日呢?不过节,地球不是照样转动,太阳不是每天升起又落下吗?是的,我琢磨这个“节日”的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这个“节”字了。它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节奏律动有关。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以农立国的国家里,节日的起源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四时八节”,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城乡人民共度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农事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的生活要有节奏,并以此来适应大自然的节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民间的节日正是体现着这生活的节奏。节日之所以出现,除了种种动听的传说,美妙的阐释之外,最基本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辛勤劳作的人们,需要调剂、休息和,节日是民众为调节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形成的一系列缓冲机制,人们也正是通过各种传统的节日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与祝愿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可以说,节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要,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民间节日。

现实的巨大反差

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传统节日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

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一回事,但现实中的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一回事。事实上,新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今变成“美食节”,或者是商人促销的“推销节”,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或者简单的物质消费。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比如老百姓必定要吃的中秋团圆饭和春节年夜饭,即使不能来也要“千里共婵娟”,心也是要在一起的,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是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聚而不散的最大的精神内核。

一个节日是有很多载体的,它必需有传说,必需有故事,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端午节有屈原投江。二是它必须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踏青、登高、插柳、插艾、插茱萸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都是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是天人合一的,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的。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亮起来的城市,到处是闪耀的霓虹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被遮挡住的月亮不容易看到了,人和月亮疏远了,所以人们赏月这种兴趣也就渐渐地淡了。二是人们没有自觉地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不过就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化社会以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了商人赚钱的一个时机,这样的结果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化的结果。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现在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最多的感慨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许多人还埋怨年轻人,其实是埋怨不得的,它和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紧密相联,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你说,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即便它再有悠远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美好的仪式,老百姓也不会拿它当回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再多的学者通人、民俗专家出面呼吁,请求国家立法保护,效果又会如何呢?真是发人深思。

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

在不同文化中,传统节日都是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带有自身文化的特色。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就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圣诞节与宗教传统紧密相关,春节则是农耕文明和家族主义的产物;圣诞节是在宗教纪念日展开,体现为公共场所中的群体性狂欢,春节则在收获后的农耕间歇期进行,体现为私人空间中的家庭聚会;圣诞节表达的是对人格神的崇拜,春节表达的则是对农业神和祖先的感激,等等。这种差别使过节成为不同的族群表达各自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对过春节的兴趣和热情已经大大减少了,常常会听到人们对年味儿淡了所发出的无奈感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圣诞节在中国民间似乎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然而,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这些节日也并不比洋节差,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洋节应该是处于劣势的。如此一来,洋节在中国民间的盛行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化认同的问题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面对不同于自己的“他者”时,人们才会有“我是谁”的问题意识。通常的情况是,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之下,对“我是谁”的追问非常容易在排他性情感的驱使下强化文化的自我认同,并表现为通过贬损其他文化来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情况是,当他者异常强大并被想象为学习或模仿的榜样时,就可能使人们过分美化他者,甚至造成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认同。从本质上来看,洋节在中国民间的兴起,正是这种特殊自我认同的具体表现,虽然它是以比较温和的面貌出现,而没有过多地表现出对自己文化的明显厌弃。

当然,如此看待当前中国民间的过洋节现象,似乎有过度解释和小题大作之嫌,毕竟现在已不同于洋节初兴之时,人们更多是抱着对异国风俗的好奇来“过把洋瘾”,而且,他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商家与媒体推到了兴高烈过洋节的狂欢之中了。但是,不加思考与过度反思同样是有害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会在以文化多元为基本特征的世界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那些热衷于过洋节的中国人而言,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是极为必要的。

这种思考不仅应该针对过洋节本身,而且应该在根源上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培养民众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使其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化。就当前我国的总体发展而言,物质文化上的相对落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然而,尽管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不断刺痛我们的自尊心,但是奋起直追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以放弃作为民族根底的精神文化为代价。

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我认为,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唯有如此,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它将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我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的,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从去年“百余委员建议增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日”到考虑将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世遗”等等,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用“法”、拿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

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充盈着温情与暖意。传统节日彰显的仪节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视教养为文化生命、有高度审美的民族标识背后是高度的传统文化认同。如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种类似的节日自豪感遍及古典文化的每个角落。我们在怨尤现代人“崇洋节”时应该看到:正是不少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缺乏热情,在文化理念上缺乏自信,才使得传统节日“土气十足”。文化自信心的强弱又与吸纳外来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方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而不至于“弃我崇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高速公路、手机、电脑等办公通讯用具的使用,由此带来的便利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却也增加了每一个具体生命的负荷;各种名利场上风风火火赶场的窘迫,就业、职称、升迁与养家糊口的种种压力,加上日常的柴米油盐,迎来送往……徜徉于城市的街头,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礳……再也不能这样活!”人们在疲于奔命中渴望能有一点闲暇,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区,在大自然的静谧中细品一回人生滋味……总之,渴望生活多一点余裕。

对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来一番革故鼎新,关键是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春节是“法定”了,日经济也如火如荼了,但春节文化传统的复兴仍任重道远。如果清明不上坟,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高,这样的“法定”日能复兴什么呢?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缺乏文化自觉状态下全面、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因为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的,无法靠制度的壁垒延传。我们要寻找、恢复的是历史遗响,唤醒遗存的民间文化。

如果只是固执于自己的传统,而没有对新的异己文化吐故纳新的本领的话,传统节日文化只能贫困、萎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三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度。节日的流传是漫长历史选择的结果,社会发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要发展。如果我们不改进过节的节日理念和方式,依然吃喝当头、人情送礼当道,那么,即使法定了传统节日,无非是又给了我们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情往来的理由、无非让商家多了几个狂欢节,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阉割殆尽,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复兴传统节日、重建礼乐神州才不只是梦想。如果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忽略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自觉,我们该拿什么复兴传统节日呢?

目前我国的法定日中,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民间有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根本出路在于革新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让传统节日更放松休闲,给人们更多的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节日的需求。而传统节日法定化,只是将传统节日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已,根本无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好或者厌烦。既然人们对传统节日缺乏兴趣,想通过官方干预,让传统节日法定化,达到复兴传统节日的目的,自然无从谈起。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喜欢读红楼梦的来说说,贾政是个怎样的文学形象?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社区活动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活动方案 篇1

 活动主题:清除街道乱写乱画

 指导教师:邱红梅 国献泉 郭希才张秀凤

 地点:河沟村

 班级:河沟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乱写乱画现象,人们在房屋、墙壁、电线杆等处写广告、电话号码,孩子们的乱写乱画等,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为次我们决定清除我们周围的乱写乱画现象。教师决定带领学生到河沟村开展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二、活动具体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影响全校师生,影响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起珍爱家园的责任。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乱写乱画”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画等作品。到河沟村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1、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

 2、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运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准备阶段

 组成研究小组,一起讨论活动方案,相关知识准备,绘制调查表格,预提研究问题,预设活动结果,激发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行动阶段

 1、我们到村队、农贸市场发倡议书,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拒绝乱写乱画。

 2、我们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活动,为绿化、美化环境做实事。

 3、我们利用美术兴趣小组的优势,绘画我美丽的家乡。

 4、我们广泛发动学生出谋划策,征集清除“乱写乱画”的金点子。

 (三)反思阶段:

 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写出体会或感受。

 四、活动要求:

 1、以小组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记录。

 3、知道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反思、感想等,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五、活动总结

 惟有相信学生,真心地为他们营造展现自我的平台,一定是“无限”、“创意无限”、“能力无限”、“成就无限”。 让我们在活动中,以其稚嫩的心灵从身边的乱写乱画这个特定的角度去初步陋习我们生活的冲击,使我们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社区活动方案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现在,我代表**社区服务中心,就如何开展诚信建设和大家进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社区位于**市西部,辖3村3居,人口2.49万,在开展诚信建设工作中,我们立足社区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提出的“五个诚信”目标,深入开展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职工)、诚信村(居)、诚信社区建设,努力打造“诚信社区”这张名片。

 截至10月31日,**社区诚信农民余额从社区挂牌时的963万元增到1152.70万元,增长19.7%;对星级农户实施了 58人次1.12万元的贴息,带动了农户增收30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余元;不良从4万元下降到0.6万元,下降了17.6个百分点。不良率从挂牌初的0.415%下降到10月末的0.052%;农民人均纯收入迈过万元大关,城镇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巩固了红湖、塔山、河堤3个诚信村创建成果,成功申报了红枫、塔山、弘业3个诚信居委会,现正在申报“诚信社区”。整个社区呈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和谐文明景象。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重视,目标明确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诚信社区这个目标,研究出台了**社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和诚信建设考核办法,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由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具体分管诚信建设,落实了4名社区干部负责抓诚信建设,做到诚信建设有目标定位、有考核措施,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部(室)、村(居)各施其职,任务具体,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二)强化宣传,家喻户晓

 社区党委、服务中心始终将诚信宣传作为推进诚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印制宣传资料进村(居)逐户宣传,在村(居)办公所在地和村民小组书写永久宣传标语,在村(居)公开栏宣传诚信市民、诚信农民评定标准、征信标准及讲诚信带来的好处,通过“道德讲堂”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诚实守信事例宣讲、职业操守教育,在辖区掀起了重信守诺风尚,党员干部群众思想素质进一步提升,“讲诚信,重承诺”正成为辖区市民的自觉习惯。

  (三)坚持标准,全面征信

 为切实推进诚信建设,社区按照市诚信办要求,建立了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诚信职工档案,制定了征信标准和诚信奖惩措施,明确了征信人员,认真开展征信工作,并根据征信情况对辖区常住市民进行诚信等级评定,推进诚信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四)整体推进,建设诚信社区

 一是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诚信服务理念,努力在社区形成“决策机制科学民主,责任机制健全落实,内外监督完善有效,信息公开畅通,工作程序规范透明,公务行为文明周到,社会公信度大幅提升”的政务环境,不断推进“法治社区、服务社区、责任社区、效能社区”建设,为实现“诚信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深入推进社区党务、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党的惠民政策在群众的监督下落实到位。

 三是将诚信建设工作纳入各工作部、村(居)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完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社区服务大厅在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中,专门开辟诚信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守信重诺群众事项,让讲诚信的人在享受“七大扶持”和“诚信三优”的同时,也享受“特殊身份”待遇。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一)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工作人员不足。我们虽然落实了4名社区干部抓诚信建设工作,但由于社区人少事多,工作人员除抓诚信建设外还要抓妇联、未成年人教育、老干、团委、党建、精神文明等20余项工作,工作上难免顾此失彼。

 二是诚信建设工作经费无保障。社区不抓经济建设,经费来源均由市财政解决,由于诚信建设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加上市财政对社区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诚信建设宣传、先进典型表彰、诚信文化活动等开展受到影响。

 三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宣传方式不多,征信不够全面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诚信于党和、诚信于法律法规、诚信于市场准则、诚信于金融支持、诚信于合同约定”五大内容,坚持“诚信农民、诚信居民、诚信、诚信企业”四位一体,进一步完善征信、授信、用信机制,全力推进“诚信社区”建设,力争拿到“诚信社区”牌子。

 二是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在学校增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诚信道德讲堂”在干部职工、网格队伍中广泛开展核心价值教育,在村(居)民中广泛开展重信守诺教育,使诚信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三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诚信数据库,在社区各工作部、服务窗口中推行“诚信优先,失信难行”机制,使之成为就业、办事、享受优先优惠的重要渠道,从而带动社会诚信。

 四是严格督办督查。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强化督办督查,从严考核,强力推进诚信社区建设,确保诚信建设取得实效。

 **社区服务中心

 二○XX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社区活动方案 篇3

  一、校园安保培训活动

 活动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全社区保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切实提高校园安全防护等级,有效防范校园案件发生,街道将开展为期3天的社区保安队、校园保安与门卫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技能培训活动。

 活动时间:8月21日、22日、23日

 活动地点:初级中学

 责任部门:综治中心

  二、慰问困难教职员工活动

 活动内容:慰问学校中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员工。由辖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包括市立幼儿园、市委机关幼儿园)上报1位特困名单,在教师节来临之前进行慰问。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特困教职员工家中、学校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三、居委慰问对口学校、辖区教师活动

 活动内容:各居民区与对口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取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对口中小学、幼儿园的沟通联系,走访、慰问居住在本居民区的在职、退休教师,并通过网站、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各居民区或各中小学、幼儿园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四、校/园长、书记座谈会

 活动内容:邀请各校/园长、书记共同研讨如何在社区同创共建联盟的大平台下,进一步健全社校共建组织框架和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和学校的各类,通过具体项目的对接和落实,深化社区和学校共建内涵,逐步形成校内外相互衔接的社区教育新格局,营造“社区服务教育,学校回报社会”的良好氛围。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五、优秀教师表彰宣传

 活动内容:在社区站上开辟专版、专栏,对天平社区学校的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获得20xx年区“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奉献奖”等区级以上奖项的社区教师进行广泛宣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技巧,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六、活动宣传

 整个活动要做好宣传动员和媒体报道工作,在社区站上进行专题报道。

社区活动方案 篇4

 为了满足广大退休人员春季活动不同的需求,经街道退管会及社区自管小组骨干研究讨论决定,特推出以下活动形式:

 形式一:外出游玩(3选1)

 1. 南京中山陵、夫子庙一日游(飞旅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5-26日,中餐自备。

 2. 绍兴柯岩、鉴湖、鲁镇一日游(新世纪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3日,中餐自备。

 3. 嘉兴梅花洲、月河街一日游(新世纪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4日,中餐自备。

 形式二:社区茶话会

 对因故不能外出游玩的退休人员,社区组织茶话会。时间暂定10月14-18日,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

 形式三 ;上门慰问

 针对高龄、卧床、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取实物慰问。

 为了确保外出活动的安全和游玩质量,年龄超过75周岁以上的老年退休人员参加活动需子女签订同意外出和安全责任协议,最好能陪伴前往照顾,费用自理。

 报名时间:9月11日至9月13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7:00

 报名地点:社区会议室(和睦新村18幢前)

 具体外出时间以活动券为准。

 根据杭劳社退管20xx1号文件精神规定,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退休人员,原则上视作自动放弃。

社区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走过20xx,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踏进了20xx年的殿堂。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我社区特开展“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新春联谊会。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开展好本次社区的文体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 福通社区决定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王丽,副组长为那娟娟,筹备小组杜淑棉、李梅、吕爱平、李艳花、纪菲菲, 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1月x日

 活动地点:福通社区多功能大厅

 四、活动安排

 以歌唱和猜灯谜为主

 1邹淑华《我的母亲》

 2李永莉《过火》

 3李浩《追风少年》

 4孙道明《阳光总在风雨后》

 5何树林《父亲》

 6刘铁柱《鸿雁》

 7石头《草原之夜》

 8李佩莹《藕断丝连》

 9丁建宁《送战友》

 灯谜安排(穿插在歌曲之间)

 1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 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 藕

 2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谜语坐在绿船上。 荷花

 3池里一只盘,大水盛不满,小雨纷纷落上头,好似珍珠一串串。 荷花

 4样子象小船,骨头露外边, 头尾两头翘,嫩肉藏里面。 菱角

 5高高个儿一身青, 圆脸金黄喜盈盈, 天天向着太阳笑, 结的果

 6实数不清。 向日葵

 6一个小孩生得俏, 头上戴顶红缨帽, 衣裳穿了七八件, 全身都是珍珠宝。 玉米

 7老大头上一撮毛, 老二红脸似火烧, 老三越长腰越弯, 老四开花节节高。(打四种植物) 玉米、高梁 谷子、芝麻

 8秋天撒下粒粒种, 冬天幼芽雪里藏, 春天还青节节高, 夏天成熟一片黄。 小麦

 9红梗子,绿叶子, 开白花,结黑子。 荞麦

 10青枝绿叶颗颗桃, 外面骨头里面毛, 待到一天桃子老, 里面骨头外面毛。 棉花

 11小树长桃多又大, 桃儿裂了开白花, 结的籽儿能榨油, 下花儿能纺纱。 棉花

 12小小树儿不算高, 上面挂满小镰刀。 黄豆棵

 空心树,叶儿长, 挺直腰杆一两丈, 到老头发白苍苍, 光长穗子不长粮。 芦苇

 13头上青丝发,身披鱼鳞甲,寒冬叶不落,狂风吹不垮。松树

社区活动方案 篇6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

  活动背景: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建设,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 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植树、宣传可能比较困难,我们能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双手照

 顾自己身边的绿化,从身边的绿色开始,争做绿色文明小使者,为我们的城市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活动名称: 爱护绿化从小做,科技娃娃来“领树”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爱护绿化的情感。了解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2、了解绿化的重要性,知道植树节的来历。

  活动准备:

 1、每班一句护绿口号

 2、孩子认识自己幼儿园里的树木,并参与选树活动。

  活动内容:

 各园区内领树 每班在所在的园所内挑选一棵认领的树,将树的名字回馈给其他人。

 定标语

 每个班级想一个队名,一句护绿口号,回馈给张琦。为统一做牌子做好准备。(目的在于让孩子理解护绿的意义,所以口号可以尽量的童趣化)

 回馈时注明:班级,树名,队名,口号

 (上述两条,宜山园回馈给商莹怡,钦州园回馈给朱乃卉,嘉陵园回馈给张琦,然后再统一回馈给张琦)

 手写倡议书,各园区统一(附件中下载)(3月12日前完成。)

 领树仪式

 ●内容:两位教师手拿倡议书,主持人宣读倡议书。

 各班分班认领树。

 形式可以是每个班级派一个代表将注有班级树名队名口号的牌子以挂或插的方式放在认领的树旁。或是由教师带领全班小朋友插牌。(可按场地自行调控。但一定有照片记录,便于收集资料。)

 认领树后,请大家定期去看看你们认领的树,为这棵树浇浇吧!

 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出分力!

社区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名称: “**社工宣传周” 社工进社区宣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幸福**,社工同行

  三、活动口号 :有困难,找社工 or **社工-服务社群,助人自助

  三、活动背景 :**社区属于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时刻准备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及社企提供专业、贴心的社工服务。

  四、活动目的:

 (1)社工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

 (2)让社区居民知道社工、了解社工及各领域社工服务,愿意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

 (3)便于各领域社工后期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五、活动时间: *月8日(星期*)下午14:30-16:30

  六、活动地点: **社区往烈士纪念碑路段

  七、活动参与对象: **周边来往市民

  八、活动人手配备 :5名社工,10名义工,分为3组,每组成员分工为宣传介绍、游戏互动、问卷评估和后勤保障。每组负责一张桌子。

  九、宣传方法:

 (1)活动当天集中派发宣传单、展示机构、介绍。

 (2)邀请居民游戏互动、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并向居民介绍社工。

 (3)现场通过横幅、宣传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动员对象参与。

  十、活动主要内容及形式:

 (1)社工宣传服务:包括社工服务宣传单派发、社工活动展出。

 (2)社工互动体验:包括邀请居民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社工知识知多少”、“盲人摸象”“神龙摆尾”等小游戏以及认识当地居民并邀请合照。

 (3)居民“能这样就好了”心声收集。

 (4)奖品发放。

  十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准备车辆,装载物品。

 2、实地考察,了解**社区街道的大致地理位置并清楚可利用的。

 3、统一工作人员服装(义工队服)

 3、联系搬运横幅、宣传海报、社工活动展板、帐篷

 4、社工互动环节的准备

 6、奖品购买

 7、工作人员联系及确定

  十三、活动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天气原因,如下雨等,则将活动推迟。

 2、市民参与少,多观望,则加大现场宣传、派发传单等方式改善,并且主动出击,积极邀请他们参加。

精选社区活动方案集锦7篇

说起贾政,不少人脑中就会浮现一张严厉,死板,生硬的面孔。贾政历来被认为是正经,为人迂腐,古板,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表面上好象那么一回事,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贾政平时对宝玉从未有过好脸色,宝玉一见这位父亲就浑身直哆嗦,不少人也据此认为贾政根本不爱儿子宝玉。最能证明他根本不爱这个儿子的是“不肖种种大承挞伐”一回,亲生儿子竟忍心往死里打,所谓“虎毒不食子”,老虎尚且不会食子,更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而贾政却要“食子”,可见其毫无舐犊之情,毫无人性。更有人把两人对立起来,说宝玉是封建叛逆者形象,是鲁迅笔下“狂人”的雏形,而贾政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所以两人之间的斗争是两个敌对阶级的斗争。

阶级斗争这根弦要时刻绷紧了,这话没错,但动不动用阶级斗争来套,是否有点神经质?种种花,养养鸟就是小资情调,养只鸡就是资本主义尾巴?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正如人不能没有火性,尤其是男人,男人之所以成其为男人,就在于男人有火性。但火性太大也不好,火药味儿太浓是很危险的,爆炸了咋办?男人火性太大也是很容易起家庭纠纷的。凡事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不好了。一样的道理,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具体问题还是应该具体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以作品本身为主,不要舍本逐末,加上太多的牵强附会。

历来对贾政认识有分歧的主要在两点:一、他是否是草包。二、他是否爱儿子宝玉。

贾政是否草包?

贾政书读过不少,这一点应该没什么疑问。他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做官,不象他大哥贾赦的官位是世袭的。虽然历来对科举制度颇多非议,但这种考试制度能够出现本身就说明它还是有一点合理性的,至少曾经是有过一点作用的。贾政之能中科举至少可以证明他是有一点学问的。贾政偶尔还跟门客吟诗作赋,与家人猜猜灯谜,可见他也并非古板得不可救药。虽然吟诗作赋可能是附庸风雅,有他在孩子就不能尽兴地玩,但至少也说明他是不想做个古板的长者,而渴望与孩子们沟通、与家人亲近的!

贾政爱不爱儿子宝玉?

他平时对宝玉为何没有好脸色?宝玉不好好读书,不与身边的士人多接触,整日与女孩子们厮混。这也许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贾政认为男人就应该“留意于孔孟之道,委身与经济之间”。宝玉则发现了女性作为人的美,是“水做的”,比“泥做的”男人不知好多少。但他太理想化了。理想是好的,但还要注意现实的问题。整日与女子厮混能维持生计?男人是应该有所建树,有点出息的。一个家庭,男人是顶梁柱,全家的依靠。你宝玉总不能永远生活在长辈的庇护之下!哪天祖母、父母都撒手归西了,这个家靠谁?到那时还整日如此能有饭吃?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难不成想做败家子?所以贾政这样做是未雨绸缪,他的头脑还是蛮清醒的,目光也是看得挺远的。

“不肖种种大承挞伐”一回,看到了阶级斗争的残酷,贾政的凶残、冷血?贾政为啥打宝玉?因为宝玉一向不安心读书而喜与女子厮混;因为与贾府关系不怎么样的忠顺王府刚来人说宝玉拐跑了他们王府的戏子;因为贾环告密说金钏的死是因为宝玉想她!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点燃了贾政心头的怒火,怒不可遏只好家法伺候。所谓“万恶*为首”,在中国“*”一向为人所不齿,况这混世魔王也太不成器了,平素就喜与女子厮混,还结交下作的戏子,更惹得忠顺王府上门要人,多丢人!这种儿子死了倒干净,一了百了,否则不知还会闯多大的祸呢!贾政打宝玉,是恨铁不成钢,是感到宝玉已无可救药才下了狠心,打在宝玉身上,痛在自己心上。难道贾政打错了?放在今天,碰到这种情况,一般父母会怎样对待?很可能学贾政,手段说不定比贾政毫不逊色!

当然贾政也有调查不明之过。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有一种强烈的理性精神,支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它在生活中处处强调人伦物理的井然有序,以及个人对这种井然有序应担负的责任,而对个人的正常需要往往重视不够。在古代,家训也以“严”出名。贾政之对待宝玉的方式,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自私是人的天性,虽然一般人都有私心,但作为人还应该合理克制这种私心,而中国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更有讲究。中国人在“小我”与“大我”关系处理上,往往会选择小我服从大我,因公而忘私。中国人又很讲究奉献精神,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又往往会选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贾政虽然爱宝玉(所谓虎毒不食子,更何况人),但在个人爱子之心与家族利益(宝玉很可能是败家子)发生矛盾时,又毫不犹豫(也许有过激烈的心理斗争)选择了以家族利益为重。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精选社区活动方案集锦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社区活动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主题:清除街道乱写乱画

指导教师:邱红梅 国献泉 郭希才张秀凤

地点:河沟村

班级:河沟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乱写乱画现象,人们在房屋、墙壁、电线杆等处写广告、电话号码,孩子们的乱写乱画等,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为次我们决定清除我们周围的乱写乱画现象。教师决定带领学生到河沟村开展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二、活动具体目标: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影响全校师生,影响家庭和社会,共同肩负起珍爱家园的责任。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乱写乱画”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画等作品。到河沟村清除乱写乱画的活动。

1、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

2、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蒐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运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准备阶段

组成研究小组,一起讨论活动方案,相关知识准备,绘制调查表格,预提研究问题,预设活动结果,激发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行动阶段

1、我们到村队、农贸市场发倡议书,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拒绝乱写乱画。

2、我们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活动,为绿化、美化环境做实事。

3、我们利用美术兴趣小组的优势,绘画我美丽的家乡。

4、我们广泛发动学生出谋划策,征集清除“乱写乱画”的金点子。

(三)反思阶段:

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写出体会或感受。

四、活动要求:

1、以小组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记录。

3、知道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反思、感想等,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五、活动总结

惟有相信学生,真心地为他们营造展现自我的平台,一定是“ *** 无限”、“创意无限”、“能力无限”、“成就无限”。 让我们在活动中,以其稚嫩的心灵从身边的乱写乱画这个特定的角度去初步陋习我们生活的冲击,使我们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现在,我代表**社区服务中心,就如何开展诚信建设和大家进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社区位于**市西部,辖3村3居,人口2.49万,在开展诚信建设工作中,我们立足社区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 *** 提出的“五个诚信”目标,深入开展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职工)、诚信村(居)、诚信社区建设,努力打造“诚信社区”这张名片。

截至10月31日,**社区诚信农民余额从社区挂牌时的963万元增到1152.70万元,增长19.7%;对星级农户实施了 58人次1.12万元的贴息,带动了农户增收30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余元;不良从4万元下降到0.6万元,下降了17.6个百分点。不良率从挂牌初的0.415%下降到10月末的0.052%;农民人均纯收入迈过万元大关,城镇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巩固了红湖、塔山、河堤3个诚信村创建成果,成功申报了红枫、塔山、弘业3个诚信居委会,现正在申报“诚信社区”。整个社区呈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羣众满意的和谐文明景象。

二、主要做法

(一)党委重视

目标明确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诚信社区这个目标

研究出台了**社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和诚信建设考覈办法,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由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具体分管诚信建设,落实了4名社区干部负责抓诚信建设,做到诚信建设有目标定位、有考覈措施,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部(室)、村(居)各施其职,任务具体,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二)强化宣传,家喻户晓

社区党委、服务中心始终将诚信宣传作为推进诚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印制宣传资料进村(居)逐户宣传,在村(居)办公所在地和村民小组书写永久宣传标语,在村(居)公开栏宣传诚信市民、诚信农民评定标准、征信标准及讲诚信带来的好处,通过“道德讲堂”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诚实守信事例宣讲、职业操守教育,在辖区掀起了重信守诺风尚,党员干部羣众思想素质进一步提升,“讲诚信,重承诺”正成为辖区市民的自觉习惯。

(三)坚持标准,全面征信

为切实推进诚信建设,社区按照市诚信办要求,建立了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诚信职工档案,制定了征信标准和诚信奖惩措施,明确了征信人员,认真开展征信工作,并根据征信情况对辖区常住市民进行诚信等级评定,推进诚信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四)整体推进,建设诚信社区

一是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诚信服务理念,努力在社区形成“决策机制科学民主,责任机制健全落实,内外监督完善有效, *** 信息公开畅通,工作程序规范透明,公务行为文明周到,社会公信度大幅提升”的政务环境,不断推进“法治社区、服务社区、责任社区、效能社区”建设,为实现“诚信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深入推进社区党务、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党的惠民政策在羣众的监督下落实到位。

三是将诚信建设工作纳入各工作部、村(居)目标考覈体系,建立完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社区服务大厅在为羣众办理各类事项中,专门开辟诚信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守信重诺羣众事项,让讲诚信的人在享受“七大扶持”和“诚信三优”的同时,也享受“特殊身份”待遇。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一)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工作人员不足。我们虽然落实了4名社区干部抓诚信建设工作,但由于社区人少事多,工作人员除抓诚信建设外还要抓妇联、未成年人教育、老干、团委、党建、精神文明等20余项工作,工作上难免顾此失彼。

二是诚信建设工作经费无保障。社区不抓经济建设,经费来源均由市财政解决,由于诚信建设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加上市财政对社区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诚信建设宣传、先进典型表彰、诚信文化活动等开展受到影响。

三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宣传方式不多,征信不够全面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诚信于党和 *** 、诚信于法律法规、诚信于市场准则、诚信于金融支持、诚信于合同约定”五大内容,坚持“诚信农民、诚信居民、诚信 *** 、诚信企业”四位一体,进一步完善征信、授信、用信机制,全力推进“诚信社区”建设,力争拿到“诚信社区”牌子。

二是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在学校增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诚信道德讲堂”在干部职工、网格队伍中广泛开展核心价值教育,在村(居)民中广泛开展重信守诺教育,使诚信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三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诚信数据库,在社区各工作部、服务窗口中推行“诚信优先,失信难行”机制,使之成为就业、办事、享受优先优惠的重要渠道,从而带动社会诚信。

四是严格督办督查。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强化督办督查,从严考覈,强力推进诚信社区建设,确保诚信建设取得实效。

**社区服务中心

二○XX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一、校园安保培训活动

活动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全社区保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切实提高校园安全防护等级,有效防范校园案件发生,街道将开展为期3天的社区保安队、校园保安与门卫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技能培训活动。

活动时间:8月21日、22日、23日

活动地点:初级中学

责任部门:综治中心

二、慰问困难教职员工活动

活动内容:慰问学校中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员工。由辖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包括市立幼儿园、市委机关幼儿园)上报1位特困名单,在教师节来临之前进行慰问。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特困教职员工家中、学校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三、居委慰问对口学校、辖区教师活动

活动内容:各居民区与对口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取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对口中小学、幼儿园的沟通联系,走访、慰问居住在本居民区的在职、退休教师,并通过网站、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各居民区或各中小学、幼儿园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四、校/园长、书记座谈会

活动内容:邀请各校/园长、书记共同研讨如何在社区同创共建联盟的大平台下,进一步健全社校共建组织框架和工作机制,整合社区和学校的各类,通过具体项目的对接和落实,深化社区和学校共建内涵,逐步形成校内外相互衔接的社区教育新格局,营造“社区服务教育,学校回报社会”的.良好氛围。

活动时间:9月中旬前

活动地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责任部门:社会发展科

五、优秀教师表彰宣传

活动内容:在社区站上开辟专版、专栏,对天平社区学校的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获得20xx年区“骏马奖”、“耕耘奖”、“育人奖”、“奉献奖”等区级以上奖项的社区教师进行广泛宣传,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技巧,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六、活动宣传

整个活动要做好宣传动员和媒体报道工作,在社区站上进行专题报道。

为了满足广大退休人员春季活动不同的需求,经街道退管会及社区自管小组骨干研究讨论决定,特推出以下活动形式:

形式一:外出游玩(3选1)

1. 南京中山陵、夫子庙一日游(飞旅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5-26日,中餐自备。

2. 绍兴柯巖、鉴湖、鲁镇一日游(新世纪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3日,中餐自备。

3. 嘉兴梅花洲、月河街一日游(新世纪旅行社),时间暂定9月24日,中餐自备。

形式二:社区茶话会

对因故不能外出游玩的退休人员,社区组织茶话会。时间暂定10月14-18日,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

形式三 ;上门慰问

针对高龄、卧牀、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取实物慰问。

为了确保外出活动的安全和游玩质量,年龄超过75周岁以上的老年退休人员参加活动需子女签订同意外出和安全责任协议,最好能陪伴前往照顾,费用自理。

报名时间:9月11日至9月13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7:00

报名地点:社区会议室(和睦新村18幢前)

具体外出时间以活动券为准。

根据杭劳社退管20xx1号文件精神规定,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退休人员,原则上视作自动放弃。

一、活动背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走过20xx,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踏进了20xx年的殿堂。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我社区特开展“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新春联谊会。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开展好本次社区的文体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 福通社区决定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王丽,副组长为那娟娟,筹备小组杜淑棉、李梅、吕爱平、李艳花、纪菲菲, 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1月x日

活动地点:福通社区多功能大厅

四、活动安排

以歌唱和猜灯谜为主

1邹淑华《我的母亲》

2李永莉《过火》

3李浩《追风少年》

4孙道明《阳光总在风雨后》

5何树林《父亲》

6刘铁柱《鸿雁》

7石头《草原之夜》

8李佩莹《藕断丝连》

9丁建宁《送战友》

灯谜安排(穿插在歌曲之间)

1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 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 藕

2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谜语坐在绿船上。 荷花

3池里一只盘,大水盛不满,小雨纷纷落上头,好似珍珠一串串。 荷花

4样子象小船,骨头露外边, 头尾两头翘,嫩肉藏里面。 菱角

5高高个儿一身青, 圆脸金黄喜盈盈, 天天向着太阳笑, 结的果

6实数不清。 向日葵

6一个小孩生得俏, 头上戴顶红缨帽, 衣裳穿了七八件, 全身都是珍珠宝。 玉米

7老大头上一撮毛, 老二红脸似火烧, 老三越长腰越弯, 老四开花节节高。(打四种植物) 玉米、高梁 谷子、芝麻

8秋天撒下粒粒种, 冬天幼芽雪里藏, 春天还青节节高, 夏天成熟一片黄。 小麦

9红梗子,绿叶子, 开白花,结黑子。 荞麦

10青枝绿叶颗颗桃, 外面骨头里面毛, 待到一天桃子老, 里面骨头外面毛。 棉花

11小树长桃多又大, 桃儿裂了开白花, 结的籽儿能榨油, 下花儿能纺纱。 棉花

12小小树儿不算高, 上面挂满小镰刀。 黄豆棵

空心树,叶儿长, 挺直腰杆一两丈, 到老头发白苍苍, 光长穗子不长粮。 芦苇

13头上青丝发,身披鱼鳞甲,寒冬叶不落,狂风吹不垮。松树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

活动背景: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建设,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 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植树、宣传可能比较困难,我们能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双手照

顾自己身边的绿化,从身边的绿色开始,争做绿色文明小使者,为我们的城市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活动名称: 爱护绿化从小做,科技娃娃来“领树”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爱护绿化的情感。了解绿化对城市的重要性。

2、了解绿化的重要性,知道植树节的来历。

活动准备:

1、每班一句护绿口号

2、孩子认识自己幼儿园里的树木,并参与选树活动。

活动内容:

各园区内领树 每班在所在的园所内挑选一棵认领的树,将树的名字回馈给其他人。

定标语

每个班级想一个队名,一句护绿口号,回馈给张琦。为统一做牌子做好准备。(目的在于让孩子理解护绿的意义,所以口号可以尽量的童趣化)

回馈时注明:班级,树名,队名,口号

(上述两条,宜山园回馈给商莹怡,钦州园回馈给朱乃卉,嘉陵园回馈给张琦,然后再统一回馈给张琦)

手写倡议书,各园区统一(附件中下载)(3月12日前完成。)

领树仪式

●内容:两位教师手拿倡议书,主持人宣读倡议书。

各班分班认领树。

形式可以是每个班级派一个代表将注有班级树名队名口号的牌子以挂或插的方式放在认领的树旁。或是由教师带领全班小朋友插牌。(可按场地自行调控。但一定有照片记录,便于收集资料。)

认领树后,请大家定期去看看你们认领的树,为这棵树浇浇吧!

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出分力!

一、活动名称: “**社工宣传周” 社工进社区宣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幸福**,社工同行

三、活动口号 :有困难,找社工 or **社工-服务社羣,助人自助

三、活动背景 :**社区属于 *** 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时刻准备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及社企提供专业、贴心的社工服务。

四、活动目的:

(1)社工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

(2)让社区居民知道社工、了解社工及各领域社工服务,愿意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

(3)便于各领域社工后期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五、活动时间: *月8日(星期*)下午14:30-16:30

六、活动地点: **社区往烈士纪念碑路段

七、活动参与对象: **周边来往市民

八、活动人手配备 :5名社工,10名义工,分为3组,每组成员分工为宣传介绍、游戏互动、问卷评估和后勤保障。每组负责一张桌子。

九、宣传方法:

(1)活动当天集中派发宣传单、展示机构、介绍。

(2)邀请居民游戏互动、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并向居民介绍社工。

(3)现场通过横幅、宣传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动员对象参与。

十、活动主要内容及形式:

(1)社工宣传服务:包括社工服务宣传单派发、社工活动展出。

(2)社工互动体验:包括邀请居民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社工知识知多少”、“盲人摸象”“神龙摆尾”等小游戏以及认识当地居民并邀请合照。

(3)居民“能这样就好了”心声收集。

(4)奖品发放。

十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准备车辆,装载物品。

2、实地考察,了解**社区街道的大致地理位置并清楚可利用的。

3、统一工作人员服装(义工队服)

3、联系搬运横幅、宣传海报、社工活动展板、帐篷

4、社工互动环节的准备

6、奖品购买

7、工作人员联系及确定

十三、活动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天气原因,如下雨等,则将活动推迟。

2、市民参与少,多观望,则加大现场宣传、派发传单等方式改善,并且主动出击,积极邀请他们参加。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你了解的有哪些呢?

 我们要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自身做起,多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空闲时间,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1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用上网调查、个别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

 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2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xx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xx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xx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xx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3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期间在xx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xx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xx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xx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1.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2.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9.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0.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1.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2.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3.“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4.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5.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4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

 2.跟爸爸妈妈打理家务,亲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妈妈早早把我叫起来,叫我和她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庭院的旮旮旯旯彻彻底底地清扫一遍。我很疑惑,问妈妈为啥打扫这般早哩?

 妈妈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不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傻孩子,这是因为福到来了。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豆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守岁,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聚,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家人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我们边看春晚,边吃东西,谈笑风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点响了爆竹, 声音真响,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巴巴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质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穿着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五、调查结论

 我们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当然不止这么几种,但唯有一个是不变的,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1、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

2、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楚辞》。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3、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4、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5、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6、语言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畲族也基本转用汉语。

7、医药医学: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8、宗教哲学:儒、道、释〔佛〕、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9、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

10、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武当拳、形意拳、少林武术、南拳、剑术等。

11、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桂林山水、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风民俗。

12、衣冠服饰: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种类较多,如苗族的"呕欠"、"呕欠嘎给希"、" 呕欠涛"。

13、古玩器物:玉、金银器、瓷器、红木家具、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等。

14、饮食厨艺:茶;茶道;酒文化、八大菜系饺子、汤圆、粽子、年糕、月饼、筷子等。

15、传说神话: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梁祝、牛郎织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