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判定标准_成语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成语的判定标准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成语与熟语的区别?

2.谈谈成语与惯用语的异同

3.成语`谚语`俗语`有什么区别呢?

4.初中成语判断出错原因?

5.俗语、成语有何异同?

成语的判定标准_成语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成语与熟语的区别?

        一 熟语与成语有什么区别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详细解释 1.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2. 常用的话浯。

        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来源

        1、来自民间口语和名人之言 2、来自古代书面语 3、借自外语

        成语: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的来源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二 熟语和俗语有什么区别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内括惯用语、成语容、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由此看来,熟语包含的范围广,俗语的范围相对较窄;熟语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头语,俗语则侧重在口头语。

        三 成语和俗语有什么区别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四 熟语的概念和成语的区别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版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权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五 熟语的概念和成语的区别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 熟语是习用的词回的固定组合答,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PS:看我这么认真的份儿上就给我个最佳吧~没办法呀,在做任务~

        先谢谢啦o(∩_∩)o ~

        六 熟语和俗语的区别是什么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专术语;常属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这是一句俗语。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俗语属于"熟语"范畴。"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且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一般的词组或语句是可以临时组织的,但熟语一般不改变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熟语一般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和歇后语。既然属于熟语,所以这几类熟语的界定不是非常明确(往往是由某标准区分的,比如"成语"往往是"四字格式",书面语色彩浓;而惯用语多为"三字格",口语色彩浓厚),往往有兼容现象,互相也在影响变化(比如俗语中有很多可以视为谚语,格言,而一些格言,由于沿用时间长久,为多数人所用,也就成了"俗语")。熟语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丰富,形式精炼,源远流长,运用普遍而表现力强。

        俗语是最有特色的熟语,它是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结晶,它融汇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知识,经过无情的历史的检验、汰洗和提纯,是一种历久而鲜活的语言,它有深博的表意功效。

        七 熟语与成语有什么区别

        熟语与成语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熟语: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

        2、成语: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二、出处不同

        1、熟语:叶圣陶 《未厌集·夜》:“孩子于尚未解悟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的习惯。”

        2、成语:鲁迅《坟·我之节烈观》:“不节烈( 中国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三、侧重点不同

        1、熟语:指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

        2、成语:指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八 成语和俗语是怎区别的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版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权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九 成语和俗语有什么不一样

        成语一般的形式为四个字一组,(也有六个或者八个字的) 成语和俗内语的差别在于容: 1:成语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常识,有很多的事情只需要一个或者两个成语就可以概括的很清楚,而不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来解释; 2:俗语就是生活中的日常用词,含义跟英语的口语差不多。 3:谚语的性质就处于成语和俗语之间。 中国虽然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但成语包含的面毕竟不是很广,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上把有些含义深奥的成语简化成谚语。谚语的含义比成语简单,但又比俗语深奥,充满意味,需要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理解它里面包含的真正意义。不过,一般的谚语后面都会——(破折号—)带一个后缀,这个后缀就是这个谚语的真正含义。

        十 成语和熟语的区别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 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 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熟语:即俗语。其特点是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带有哲理性。

        其作用是

        发人深省;启发思维;警示世人;激发斗志;激发潜能。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种情况并不算多。

谈谈成语与惯用语的异同

       对成语的定义如下:“

       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显然这个定义是非常宽泛的,以致于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界定一个短句究竟是不是成语。

成语`谚语`俗语`有什么区别呢?

       浅谈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等被统称为熟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频频被用到。其中,歇后语、谚语较其他两类好区分一些,而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分标准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笔者查询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梳理总结了一下前人的观点,以便于更好的了解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分。

        我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从语言形式方面区分,有人从语法方面分析,有人从意义方面下手,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整理了大家的不同观点。

       首先,在语言形式方面,有人认为惯用语大部分是三字格的,而成语大都是四字格的,例如马国凡曾在他的《惯用语》中就明确提出“惯用语在语言结构上,音节(字数)都很短,多数是三个音节的动宾结构词组。”

       ⑴并且举出一系列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打埋伏,打游击等;相似的,王勤在《论惯用语》中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惯用语的语言形式以三言为主,个别的是五、六、七言。成语则是整齐的四字格。”

       ⑵这就比马国凡的观点有进步了,因为惯用语不都是三字格的,甚至四字,五字或者更多的都有,例如:喝西北风、坐冷板凳、陈芝麻烂谷子等等。施宝义、姜林森,潘玉江在《汉语惯用语简说》中指出“成语的构成形式,绝大部分为四字格,惯用语的构成形式,绝大部分是三字格。”

       ⑶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严谨的,因为从上述例子看来,四字格的惯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而关于成语究竟是几字格的形式,大家似乎没有太大的争议,一致认为成语应该是四字格的,可是四字格的词组中却有一部分异类,例如:吃大锅饭、唱对台戏等等。这些词在形式上与成语相似,可是却不是成语而是惯用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单单从语言形式上来划分成语与惯用语是不科学的。肖传哲在《浅谈惯用语的特点及其作用》中提出: “惯用语的语言形式是以三个音节为其主要特点。惯用语绝大多数是三个音节的,四个音节的有一些,但不多,五个音节以上的是个别的。因此,把三个音节的惯用语作为它的基本语言形式有利于把它和成语区别开来。成语的语言形式,绝大部分是四个音节的,这样说,并不否认成语也有五个音节以上的,如‘桃李满天下’‘迅雷不及掩耳’‘山雨欲来风满楼’等等。因此,把四个音节的成语作为它的基本形式,以便于有别于惯用语。总而言之,两者在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是惯用语和成语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⑷ 这段话给我们做了个关于语言形式上的总结,以便于我们以后在形式上区别成语和惯用语,但是,在现代汉语中,词汇这方面的知识是错综复杂的,所以不能用绝对化的眼光去判断。对于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还应该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前人在语法方面对成语和惯用语是怎么划分的。马国凡在《惯用语》中提出惯用语大多是动宾结构词组,例如打埋伏、打游击、戴高帽、吃大锅饭,摸老虎屁股等等。

       ⑸这一观点和许多研究者的观点不谋而合,例如王德春就在《新惯用语词典·序言》中总结了惯用语的主要特点:“在结构形式上以动宾结构的三字格为主体,如:打秋风、碰钉子等”,但是也更加完善了马国凡的说法,他指出“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非动宾结构的三字格,如:半边天、臭老九、狗咬狗、短平快等。”

       ⑹依据这个,我们就可以否定杨欣安在《谈谈惯用语》中提出的观点“惯用语必须是动宾词组”。⑺而施宝义、姜林森、潘玉江

       则在《汉语惯用语简说》中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更加细致的解释:惯用语的语法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其中偏正结构的词语有门外汉,铁饭碗;动宾结构的有敲竹杠、炒冷饭;主谓结构的有鬼画符、天知道;并列结构的有挂羊头卖狗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惯用语的语法结构并不单单只有动宾结构,而是“偏正,动宾结构形式较多,而主谓、并列结构形式较少。”

       ⑻ 温端政在《汉语常用语词典》中提出一部分惯用语在形式上与成语相似,但它们“在结构上有两点明显不同于成语,一是‘1+3’的动宾式,不像成语那样属于‘二二相承’式;二是‘1、3’之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唱一处对台戏’‘喝几口西北风’‘吃惯了大锅饭’,不像成语那样中间一般不插入其他成分。”

       ⑼咱们且不说这里所说的惯用语是动宾结构有何不妥,只看成语的“二二相承”式就可以看出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吴建生在《惯用语的界定及惯用语词典的收目》中将“在‘语’的范围内,不论其内容是表述性的还是描述性的,也不论其风格‘雅’还是‘俗’,只要具备了‘二二相承’的特点就不是惯用语或者谚语,而应纳入成语的范畴”这种归类方法称为“一刀切”,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有点武断,但是却为成语和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的区分划定了一道明确的界限。”

       ⑽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区分惯用语和成语的方法,还有受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所谓“表意双层性”的因素。我们都知道,很多惯用语有其比喻义或引申义。马国凡提到过惯用语所表达的是“超脱字面意义进而概括出更完备整体化的意义”;

       ⑾王德春也曾经说道“绝大部分惯用语都含该词组的修辞转义”

       ⑿杨欣安在《谈谈惯用语》中写道惯用语的“意义并不是那个动宾词组字面上所表现的意义,也是修辞上的比喻手法”,

       ⒀比如“碰钉子”,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碰在钉子上,这是用“钉子”比喻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

       对于惯用语和成语在这个方面的区别,肖传哲提出了惯用语的实际含义是“通过比喻和引申两种办法产生的”,“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统一这一鲜明特点,是有别于成语及一般词语的。”

       ⒁也就是说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是统一的,言在此而意在其中。可是卢卓群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在《成语的特点及其变式》中,他提出“言外型”成语的概念,认为这种成语“实际含义与字面义不相一致,或者相去甚远”,

       ⒂例如“守株待兔、井底之蛙”等。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而“表意的双层性”这个概念被刘叔新在《固定语及其类别》中提出来,他认为,“表意的双层性,使成语在意义内容上别具特色”并且说明“依据这一点什么算成语,什么不算,是易于断明的”。可是在他的说法中也有过于绝对,而悖于常人所理解的部分,例如他说的“固定语中,凡表意具有双层性的单位,无论只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也无论具有悠久的历史或只产生于现代,都是成语”,

       ⒃这样说来,就把我们平时认为不算成语的词组也划分到成语中了,例如穿小鞋等我们认为是惯用语词组的都被划分到成语中,我认为这样是不科学的。

       王吉辉在《意义的双层性及其在成语、惯用语划分中的具体运用》中对“意义的双层性”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意义的双层性指某些语词既具有字面的表层意义,又蕴藏着含而不露的深层意义,而且两者并不完全相等同,其间存在着引申、比喻等等关系。”⒄而且他认为具有意义的双层性的词组是成语,反之,不具有的即是惯用语,可是我却不敢苟同他的观点,难道,“穿小鞋”之类的词语没有意义的双层性么?我觉得很明显是有的,而这类的惯用语有很多,

初中成语判断出错原因?

       俗语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俗语、成语有何异同?

        一 初中语文各类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拼音] wǔ wén nòng mò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例句] 要我这个老粗舞文弄墨,真是力不从心哪! [近义] 假屎臭文 舞词弄札 [反义] 目不识丁

        二 成语,因为主观成见而造成错误判断

        成语:越凫来楚乙

        拼音自:yuè fú chǔ yǐ

        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出处: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三 历届中考最容易出错的49个成语,阅卷老师亲手总

       

        “记叙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讲一个故事,适合作文水平普通的学生去写。尽管不容易拿高分,但应该保证能得平均分,不至于拉开差距。” 写议论文易得高分 相对于记叙文的“平庸”,历来中考作文的高分,都属议论文。“议论文的要求高一个档次,写好的话往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也容易拿高分。” 而除了跑题,议论文也大忌“不匀称”。议论就是要因议生论,无对错判断。如果议论着议论着就否定其中一方观点,那就不似议论,而似“定论”了。 夹叙夹议,当然也没那么容易。首先,“叙”的部分要脉络明晰,而“议”的部分要条理分明,如若不然,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 “写记叙文,中间贯穿议论,这样比较保险。”不过,规律如此,写作时可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一眼看上去就露出马脚,更与高分无缘。 “凤头猪肚豹尾”要注重 “凤头、猪肚、豹尾”,这三样,其实指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首、正文、尾巴。凤头,就是文章开头一定要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猪肚则是指文章容量大,在此不多提;豹尾则指文章结尾有力、点题,直入主题,读之可使人大呼过瘾。 由于阅卷老师不能很仔细地看完那么多文章,因而这些作文的首尾就很重要。一旦“凤头”、“豹尾”入得“法眼”,作文本身素质再卓越些,就有可能借语文拔得头筹。 另外,来自阅卷的经验,考生们可适当在作文各段的首尾句多多用心,这样也有可能因为老师们不经意的“一瞥”,而让作文不被埋没。所以,中考作文,一要写得好,二要“略懂包装”。 硬伤可千万别碰 有些“硬伤”万万不可碰,比如错别字、病句、成语误用、主干不搭等等。 此外,卷面分也已是老生常谈,答卷时不用心急,可慢慢斟酌字句,慢慢书写。万一有错,当用标准改错符号修改,不要随便涂鸦,让卷面看上去乱七八糟。另外,也要注意书写别太潦草,以免“好文被坏字害了”。

        四 成语因为主观成见而造成错误判断

        成语: 越凫楚乙

        拼音: yuè fú chǔ yǐ

        解释: 同一只飞鸿,专有人以属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出处: 南朝·齐·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五 求关于初中生易理解错误的成语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绝不应听之任之,约定“俗”成。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拦路成语”,以飨亲爱的博友。恐怕至少有12亿中国人,没资格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2)娑婆世界(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来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把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官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始作俑者(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下面还有一些也是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

        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

        [成语知识一]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 知何时”。

        2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

        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

        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

        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 哀鸿遍野:比喻 *** 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六 初中语文成语判断题题总错怎么办

        好好学,背成语词典,多积累。

        七 而做出错误判断的成语是什么

        轻举妄动

        草率行事

        贸然从事

        冒冒失失

        主观武断

        武断专横

        自以为是

        八 出错率最高的90个成语,初中生一定要警惕

        谨小慎微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版敢放手去做。

        [拼音]

        jǐn xiǎo shèn wē权i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句]

        小明是个很认真的人,做事一向是谨小慎微。

        [近义]

        胆小如鼠 一笔不苟 敬小慎微 一丝不苟 ...

        [反义]

        马不停蹄 无所畏惧 敢作敢为 粗枝大叶中

        九 成语应用判断对错 要原因

        1,错,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建议用:一视同仁。

        2,对,

        3,可以,最好用“阻力重重”。

        4,错,耳目昭彰有贬义之意,用在此处不妥,建议改用:众所周知。

        5,可以,最好用“粗衣素食”。

        十 初中语文考试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附错误实例

        无中生有 wú抄zhōngshēngyǒ袭u [释义]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语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拔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正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辨形] 生;不能写作“升”。 [近义] 造谣生事 信口雌黄 [反义] 确凿无疑 铁证如山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

       懒婆娘的裹脚 -- 。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小葱拌豆腐 -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冷水发面 -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棋盘里的卒子 -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曹操吃鸡肋 -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的判定标准”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成语的判定标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