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斯特罗姆的经典语录

2.谁能介绍一下现年80岁的瑞典诗人特兰斯特罗姆。

3.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各界的关注

4.特朗斯特罗默的评价

5.特朗斯特罗姆十七首诗斯特雅·玛丽丝·佩雷斯的诗

6.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7.树和天空是几年级的课文

8.四月与沉默(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

特朗斯特罗默简短介绍_特朗斯特罗默

树与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

我们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

这棵树有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里闪现,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放。

有感而作

我遇到一棵树 它走过我身旁 我认识它

特朗斯特罗姆的树 在雨中 匆匆

冰冷的雨在脸上 也在树的身上

树迈着大步

它着急地赶着它的路

路连接我们 但我们并不亲近 甚至我也不想靠它高大的树冠庇护 它有它的使命

我也是

雨停了 夜空繁星闪耀 树停住了脚步

在这一刻 我们会合 这真让人高兴

白雪的焰火在空中闪烁

没有人打扰

树和天空 寂静圆融

但我还要赶路

树的天空不是我的天空 我的雪花 在更遥远的地方 等我

那是属于我的

宁静和永恒

特朗斯特罗姆的经典语录

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两百余首诗。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

15年来,唯一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20年来,偏瘫的身体,仅靠一只手写作。

30年来,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实力派诗人。

80年来,他坚持只用诗歌一种文体进行创作。

谁能介绍一下现年80岁的瑞典诗人特兰斯特罗姆。

在梦和醒的缝隙里,有一封巨大的信正徒劳地往里面拥挤。

 早晨的空气留下邮票灼烧的信件。冰雪闪耀,负担减轻——一公斤只有七两。太阳离冰很远,在冷暖交界处飞舞。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元音是蓝天,辅音是黑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但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

 橡树林和月亮。光。沉寂的星群。和冷漠的海洋。

 凉风穿过衬衣摸索我的心苹果和樱桃,对着所罗门默默微笑在我的隧道里开花。我需要它们去记忆而非遗忘。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各界的关注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mer,1931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当今瑞典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个心理学家和翻译家。他著有诗集十余卷,并曾被翻译成三十多国的文字,特别是荷兰语、英语和匈牙利语。现时与太太莫妮卡同于首都斯德哥尔摩以西四十公里的韦斯特罗斯居住。特兰斯特罗默于195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在瑞典诗坛引起轰动,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大亮点,成名以后陆续出版了诗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钟声与辙迹》(1966)、《在黑暗中观看》(1970)、《路径》(1973)、《真理障碍物》(1978)及《狂野的市场》(1983)、《给生者与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获得了多项国际及瑞典国内的文学类奖项,颇有国际影响。

特兰斯特罗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1年终於获奖,理由是「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生平

特兰斯特罗默的父亲是一位记者,母亲是一位教师,两人离婚后他随母亲长大[2][3]。一开始他想成为自然科学家或考古学家。中学毕业后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心理学,1956年他毕业。此后四年中他留校研究历史、宗教和文学[2]。后来他转到一个青少年拘留所做心理学家。

1965年他与夫人和孩子一起搬到斯德哥尔摩以西40千米处的小城韦斯特罗斯,并一直居住至今。他在那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以至于1997年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以他命名的特兰斯特罗默文学奖。1980年特兰斯特罗默退休,此前他在瑞典国家劳工部做工作方面的心理学家。

1954年特兰斯特罗默首次发表了他的《十七首诗》(17 dikter)。在这些诗中他还试写过白体诗,但后来他更喜欢自由诗。此后他于1958年和1966年又发表了两部书,在这两部书中他描写了到西班牙、巴尔干半岛、非洲和美国旅游的经历。音乐在他的诗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他对爱德华·格里格的描写,或者他写访问博物馆的诗,比如《一个来自贝宁的人》是他看了维也纳民族艺术博物馆非洲艺术部分后的感受。

特兰斯特罗默与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是好友,两人互相翻译对方的作品,并将对方的作品收录到自己的书里。

1990年特兰斯特罗默患脑溢血使他的语言功能受到阻碍,但此后他又恢复过来了。1996年他发表的《悲伤吊篮》(Sorgegondolen)尤其富有艺术性。特兰斯特罗默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会弹风琴和钢琴。他最新的诗集是2004年发表的,内容是死亡、其预兆和经验。

[编辑]评价与影响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由于他用词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这里词不是诗的组成部分,而是音节。

在结构上特兰斯特罗默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非常吸引人。

在内容上特兰斯特罗默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他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瞬间。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规入一个流派。

[编辑]荣誉

托马斯获得的一些主要荣誉如下:

1966: Bellmanpriset (Bellmanpriset) (瑞典)

1981: Petrarca-Preis (德国)

1990: 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美国)

1991: Nordic Prize of the Swedish Academy (Svenska Akademiens nordiska pris) (瑞典)

1992: Horst Bienek Prize for Poetry (Horst-Bienek-Preis für Lyrik) (德国)

1996: Augustpriset, for Sorgegondolen (瑞典)

2003: Struga Poetry Evenings Golden Wreath (马其顿)

2007: The Griffin Trust, 终身成就奖 (Griffin Poetry Prize) (加拿大)

2011: 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

[编辑]中译本

《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李笠译 南海出版公司(2001) ISBN 9787544218122

特朗斯特罗默的评价

瑞典学院宣布:“20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的诗以凝练而透彻的文字景象给我们提供了接触现实的新途径。”

这不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过去50年来他的诗已被译成近60种文字出版。特朗斯特罗姆曾是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涉足文学界是在1954年,他的第一本诗集《17首诗》由邦尼集团(Bonnier)出版。

他的女儿宝拉·特朗斯特罗姆说,她和父亲都感到惊讶。她说,她的父亲是在瑞典学院作出宣布前大约5分钟才从电视上得知获奖消息,所以他没时间准备。正因为这样,他之前看起来很平静。宝拉认为,她父亲仍感到惊讶。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仍与斯德哥尔摩的这家出版社合作。安娜·蒂尔格伦代表邦尼出版社讲话。蒂尔格伦说:“绝对非常开心,当然也很吃惊,老实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一天。”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布获奖者,他为瑞典学院将该奖项授予一名瑞典人辩护。他说,这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评选过程。“他所写的是关于重大问题。他的作品探讨死亡,探讨历史、回忆还有自然。”

特朗斯特罗姆已经多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一名善意的祝福者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留下了祝贺信息:“终于获奖了!”

纽约的博客作者迈克尔·奥瑟弗尔是《文学沙龙》和《完整审议》的作者。他表示,对他来说,特朗斯特罗姆获奖并不令他惊讶。“他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对这一点显然没什么争议。他在诗人中倍受尊重。”

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是从1901年开始颁发。特朗斯特罗姆默成为第10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瑞典人上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1974年,当时艾文德·约翰逊和哈里·马丁森分享了这一奖项。他们的获奖引起争议,因为这两人都是瑞典学院的成员。

现年80岁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还将获得约150万美元的奖金。

特朗斯特罗姆十七首诗斯特雅·玛丽丝·佩雷斯的诗

特朗斯特罗姆是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0世纪80~90年代声誉达到顶峰。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特朗斯特罗姆瘫痪以后,欧洲最好的诗人在哪里?”他获得过很多荣誉,包括彼特拉克奖、领航员奖等,而且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信条:写得少,但要写得好,让每首诗都通过词语的炼金术成为一流产品。正由于坚持这一信条,50年他只写了200首诗,并最终让瑞典文学院给他戴上“用凝练、透彻的意象,打开了一条通往现实的新径”的桂冠。特朗斯特罗姆被誉为“隐喻大师”,他的诗常采用一连串意象和隐喻来塑造内心世 界,把激烈的感情藏在平静的文字里。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斯特雅·玛丽丝·佩雷斯·罗慕洛(STELLA MARIS PEREZ ROMERO),阿根廷当代女诗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曾于Contador Público学院学习经济学,现为Contable-impositiva咨询机构的咨询师。

当我已不在的时候

当我已不在的时候,你不要哭泣

要用微笑将我回忆

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将我寻找

在我的书里,在我的音乐里

在我的那些收藏里

那么,你会觉得我在,不曾离去

捐献我的眼睛,给一个从未见过黄昏的人

让他享受享受属于自己的色彩与绚丽

我的声带,捐献给一个聋哑人

妈妈!他能喊出这声最美的言语

捐出我的心脏

让所有的爱留存在受捐人的心底

把我的肌腱,捐献给轮椅上的孩子

他可以奔跑,游戏

倘还有点什么可以掩埋于大地

那么,我渴望掩埋在一起

连同我的缺陷与错失

我的谬误、痛苦、忧郁

倘你做完了这一切

我将永远活着,从未离去

玫瑰之秋

曾看过,昨天的玫瑰花尚鲜红一片

以一种晦暗衰老的色彩,造访她的秋天

窃取了她们的光彩,顾影自怜

花蕾伴随着飘零的落叶一起凋残

悲惨的命运已经敲响了门环

飞雪降临,尽管生命之光还在闪烁

在飘摇缤纷的落黄那轻盈的覆盖里

红消玉殒,苍白了容颜

随后,冬用自己的冰的披风将其遮掩

她的枝条也在覆盖中变黑枯干

太阳在外面灿烂金色的光斑

在梦幻般深遂的天空微笑,恍如春天

可恶的锐痛,她们在默默地哭泣

痛苦压迫着她们的枝蔓叶片

寒冷与苍白的死神为她上演着自己的婚宴

神奇的魔法师千变万幻

正在昭示着,仿佛她们不再为人爱怜

而是千方百计地将其摧残

她们的光彩消逝在自己的花冠

掩埋在黎明前那冷峭的夜晚

初 恋

记忆时常泛起怀念

童年的时光在闪现

我们那阳光的生命

洒满了梦境、幻想与不安

吻的鲜红带着天堂的滋味

爱的誓言纯真依然

如同那对佛罗伦萨的情侣

多想让那段历史重演

我爱你,一句柔声低语

是永恒意味的诺言

也是爱的乞求,那火热庆典

充满了洁白与清纯

一起相信到永远

我非常甜蜜地想起了你,今天

爱的天使

宛如寂寞中天使的一声呼唤

响起了爱的回声,那一天

甜蜜地触摸着我的心灵

一颗麻木的心苏醒,翩然

坦露祝福与勇敢

我的生命曾是荒芜一片

因了我那坚强灵魂里伟大的爱

喜悦在我的目光里闪烁,璀璨

打碎孤独的玻璃篱樊

玻璃窗已被忧伤厌倦涂染

今天,如同二月的阳光般灿烂

那儿,闪耀着神之光

我那全部的爱的柔软

魔法般沉醉于我的心田

渴 望

今天,我渴望成为你的灵感,一阵柔风

在你孤独的时候,拥我于怀中

黎明,与你共同做一个梦

让痛苦忧伤云消雾散在一片霞光中

我希望我们的生活像游牧人一样

当厌倦装饰着你的时钟

在你心里,我会成为一个崇拜你的女人

悲伤也不会把我们弄得忧心忡忡

感觉到了吗?我心中的爱

柔情的溪流,疯狂汹涌

沿着我的脉管,激情奔腾

看吧,爱在你的纯洁里沉没

也成为对爱情执着的忠诚

我是你的一汪泉水,溢满柔情

树和天空是几年级的课文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

王 文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德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者为此专访瑞德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是实至名归的。” 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10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13岁就开始写作。从1955年,24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首诗》便技惊四座,思年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年纪轻轻便成为瑞德诗歌的代表人物。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称为“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瑞德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透彻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德,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20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7年。迄今为止,包括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200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 他的诗已被译成50多种语言(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年最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 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198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可惜,1990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2001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选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27期,有删改)

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4月15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19.文章第一段中对环境的描写和第二段中对记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这篇新闻报道,介绍了托马斯的诗歌创作哪些特点?(5分)

21.结合本文的创作意图谈谈, 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6分)

-----------------------------

答案:

19. 答案环境描写映衬了人物的心绪,为下文获奖的情节做铺垫;记者的描写设置悬念,为托马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获奖伏笔,同时说明托马斯的获奖是众望所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回答前一问时注意概括要全面。关于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关键词“映衬心绪”、“铺垫”、“悬念或伏笔”、“众望所归”,答出一个要点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得4分。

20. 答案(1)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以精准笔触勾勒内心波动和自然万物,言简而意繁;(2)通俗易懂,富有童趣;(3)善于采用一连串意象和隐喻来塑造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或意象“凝炼、透彻”)有极强的震撼力;(4)借鉴东方文化的创作技巧(或“受日本俳句或唐诗的影响”),诗歌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画面美、音乐美);(5)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或“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提炼信息以及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本题问的是“诗歌创作”的特点,故也应包括诗歌的风格和流派。文中有一些现成的文字或提示,参考文中引用的诗句,注意提炼和归纳。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即可得5分;如果只是笼统回答“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纯诗”1- 2分。

21.答案(1)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2)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探究能力。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答案不唯一,不求面面俱到,言之有理即可,但阐述理由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每个要点3分,大致对即可。

四月与沉默(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

树和天空是高二的课文。

意象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张力生成机制之一。它作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创作的基本思维方式及诗写技术,也是其诗美风格最为亮丽的一个重要特征。

作为北欧瑞典诗歌的****,诗人受到过西方意象派、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同时他也喜欢中国的古诗和日本的俳句,可以说,他融汇了东西方的诗学传统,有继承也有创新。

2011年,历经了多次的提名之后,特朗斯特罗姆终于实至名归地将诺贝尔文学奖揽入囊中。能够一次次获得黄袍加身般的荣耀,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自然有着众多的闪光点。

这些过人之处共同服务于、致力于传达诗歌卓越的表现力,在内容架构、表现技巧、语言魅力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诗歌典范,以及意象诗歌的深层借鉴意义。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位瑞典诗人,哲学诗画今天精选了他的四首诗,一起来品读现代诗的魅力和哲理与美学之韵味。

作者: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至今共发表163首诗,除《17首诗》外的作品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十部诗集。

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坚持纯诗写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多次获诺贝尔学奖提名。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2004年发表的最后诗集《巨谜》,在简洁短小的能句诗风里,诗人的思考似更深邃而具穿透打。

▍ 四月与沉默

春天荒芜着

深黑的水沟

在身旁蠕动

没有反光

闪耀的

只是些黄花

我被装进自己的影子

就像小提琴

在黑色的琴匣

我唯一想说的

却闪耀得无法企及

就像白银

在当铺里

作者 / [瑞典]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

翻译 / bitstone

April and Silence

Spring lies deserted.

The dark velvet ditch

creeps by my side

not reflecting anything.

All that shines

are yellow flowers.

I am carried in my shadow

like a violin

in its black case.

All I want to say

gleams out of reach

like the silver

in a pawnshop.

English translated by Malena Mor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