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上渔者古诗

2.古诗《范仲淹·江上渔者》注释与赏析

3.搜集一首与渔民,渔船有关的古诗

4.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 江上渔者简介

5.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6.江上渔者古诗带拼音版

7.与江上渔者差不多的诗句

江上渔者古诗诗意_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的原文是: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者是宋朝的范仲淹,译文如下: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如下:

这是一首记事诗。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的同情。鲈鱼,是一种身体扁狭、色白、有黑斑、口大鳞细、味道鲜美的鱼。味道鲜美是鲈鱼特有的属性,因此,爱吃,就不限于“江上往来人”。

作者只写“江上往来人”,是因为“江上往来人”能够看到江中渔民的情景。作者按事物的内在联系,把“人”和“景”结合在一起。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是互为转折关系。

意思是说,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流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是令“江上往来人”去看的险景。

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懂得“吃鱼容易,难”的道理。前因后果十分清楚,可见诗人思维活动多么符合逻辑性!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因为喜欢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的渔船,在浪滔里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的小诗描绘了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知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渔民出生入死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江上往来人”描绘出江岸上人群熙熙攘攘的景象,引出第二句“但爱鲈鱼美”,写出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创作背景

范仲淹自小生长在松江边上,对渔民的生活环境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古诗《范仲淹·江上渔者》注释与赏析

1、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3、赏析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小船,注意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搜集一首与渔民,渔船有关的古诗

范仲淹·江上渔者①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渔民。

赏析

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吴县)人,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入睢阳应天府书院就读。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真宗率百官到亳州拜太清宫(时晏殊即在其列)。经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悉趋之,唯范仲淹说:将来再见未迟。次年即中进士。先后任广德(今安徽广德县)军的司理参军,集庆(今安徽亳州)军节度推官。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历任泰州海陵(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盐仓监官及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因筑海堰有功,于天圣初年回京授大理寺丞。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母亡服丧,居南京。与南京留守晏殊交往甚密,受邀入睢阳书院讲学。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服丧期满。经晏殊举荐,荣升秘阁校理。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因刚直急谏,被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知州。几年后,调任苏州,因治水有功,调回京师,获天章阁待制,授开封知府。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滥用私权,贬为饶州知州。后再调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知州。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起,党项首领元昊,自立西夏国,范仲淹被起为副帅,与夏竦、韩琦赴前线平乱。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战事平息,范仲淹因戍边有功,被调回京任枢密副使,后在四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的举荐下再升副宰相。呈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主张全面改革。庆历新政一年后夭折,出为那州(今陕西彬县)知州、邓州(今河南邓州)知州。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再调杭州。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再移任青州。第二年(公元1052年)调往颍州途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范仲淹一生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功绩卓著。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这是一首悯民诗,诗人从鲈鱼的鲜美生发开去,描写渔民划着小船,不顾生命危险,出没于峰谷浪尖。似是平淡,却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渔者为了谋生,命薄如叶,从而引起读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诗人能从平淡之中看出问题所在,那是因为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范仲淹多次被贬,长期在基层生活,深知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他爱民如子,常常接济百姓,以致他临终时积蓄已尽,贫病交加,一家人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后来死讯传开,朝野轰动。万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立祠堂,如丧考妣。北宋皇帝闻讯后也难过万分,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历史是公正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江上渔者古诗的意思 江上渔者简介

1、《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3、《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4、《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5、《桃源行》

唐代: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译文: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

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

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

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古诗《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的作品。

全诗的字面意思: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鲈鱼的美味。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全诗如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全诗赏析: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

江上渔者古诗带拼音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江上渔者》理解与赏析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小船,注意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写节约粮食的古诗《江上渔者》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文学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全诗仅二十个字,但言近而旨远,词浅而意深,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二首》)之意,蕴含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于是作者在三四句,构拟了一幅生动的图画来反映江上渔民的辛劳。一叶扁舟,出没在风波里,真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而渔民们要冒这样的风险的原因,诗人却没有明说,便戛然而止,而读者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完全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这种言尽意不尽的手法,使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只爱鲈鱼美”的江上人规劝之意。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来往”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显示出了诗人的意旨所在。

与江上渔者差不多的诗句

江上渔者古诗带拼音版如下:

jiāng shàng wǎng lái rén , dàn ài lú yú měi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jūn kàn yī yè zhōu , chū mò fēng bō lǐ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诗词赏析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多艰难多危险哪!

江上渔者古诗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的人。

2、但:只。

3、君:你。

4、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5、风波:风浪。

6、爱:喜欢。

7、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8、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只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夜小小渔船,

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小船,注意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